http://www.yyzhibo.cc

“后浪”让国脚当打之年就退役,德国青训为何

29歲的許爾勒、32歲的赫韋德斯,以及31歲的瓦格納,就在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三位前德國國腳突然選擇在當打之年退役。如果再看近10餘年德國足壇,托比亞斯-勞(27歲)、代斯勒(27歲)、揚森(29歲)、奧東科爾(29歲)、欣克爾(30歲)、希策爾斯貝格(31歲)、維澤(32歲)、裡肯(32歲),拉姆(33歲)……還有諸多前德國國腳早早便結束瞭自己的職業生涯,以至於外界調侃“德國球員沒啥愛好,就是喜歡退役!”

看上去,傢庭、傷病等原因是以上德國國腳選擇退役的重要原因,然而無法忽視的是近年來德國足壇不斷湧現青年才俊,間接成為瞭這些球員在當打之年急流勇退的背後推手。例如,前德拜雙料隊長拉姆在30歲時就退出國傢隊,33歲便徹底退役,正是源自為身後接班人創造發展空間:“我意識到自己在下賽季很難再有頂級狀態,不如把機會留給身後的年輕人……”

2017年,被國傢隊征召多名球員的德青隊依然贏得歐青賽冠軍

自三支德青隊於2009年同時包攬U21、U19和U17年齡段歐洲賽事冠軍後,人才輩出的德國漸漸成為歐洲足壇享受青訓豐碩成果的重要代表。2017年和2019年,德青隊又連續兩屆進入歐青賽決賽(冠亞軍各一次),可見無需U23特殊政策,從德國足協精心謀劃到各俱樂部積極投入,再到廣大球迷普遍擁護,德國足球嚴謹、科學的青訓之道不僅碩果累累,更展現瞭諸多值得借鑒的可貴之處。

改革:痛定思痛的德國足球為發展青訓制定嚴格標準

作為世界足壇的傳統勁旅,德國足球在歷史長河中也曾經歷潮起與潮落。上世紀90年代先後贏得世界杯和歐洲杯的同時,德國一度忽視瞭年輕球員的培養。1998年世界杯1/4決賽被克羅地亞淘汰後,隨著克林斯曼等黃金一代離去,德國足球自此進入低谷時期。2000和04年兩屆歐洲杯,德國戰車連續在小組賽便遭出局。此時面對青黃不接的困境,改革之聲此起彼伏,德國人終於意識到青訓足球的至關重要。

德國隊連續折戟歐洲杯後,開啟瞭大刀闊斧的改革

痛定思痛,德國足壇開啟瞭大刀闊斧的改革,首要重點便是加強青少年足球培訓系統,而改革的對象則首先瞄準瞭各支俱樂部。於是根據改革措施,德國職業足球聯盟把青訓建設作為各俱樂部資格審查的硬性要求——每支德甲、德乙俱樂部必須有符合專業標準的青訓學院(青訓系統),而青訓配套建設也必須達到相關標準,如每支德甲青年隊必須有3塊專業場地(德乙2塊)、3名專業教練(德乙2名)。

此外,德國職業足球聯盟還針對青訓有關的諸多細節,例如門將教練、隊醫條件和營養輔導等制定瞭非常嚴格的具體標準。對每支俱樂部而言,這些硬性要求毫無“討價還價”的空間。隻需一票否定,便足夠讓一支俱樂部在德國足壇徹底“out”。毫無疑問,如此嚴格的具體政策在基本層面為德國足球的改革樹立瞭強有力的保障。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YY直播吧所有,如转载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 转载请注明:“后浪”让国脚当打之年就退役,德国青训为何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