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之一
因紮吉是筆者的第二位綠茵偶像。他的故事我早已經爛熟於心,如數傢珍。
2004年夏天,《足球俱樂部》雜志上一張因紮吉的照片給我帶來瞭深深的觸動。照片裡,因紮吉抱著一個光身男嬰,臉上掛著甜美的笑容……
當天,我用不太熟練的英語給因紮吉寫瞭一封信,表達瞭我對他的崇敬。信的最後是我精心撰寫的一幅對聯:【飄逸身影,贊嘆絕殺,綠茵縱橫稱劍客;古鬱面龐,敬畏風流,邊城浪跡耀蒼穹】。寫完後,我把從雜志上剪下的他的那張照片和那封信寄到瞭遙遠的意大利米蘭……
當天夜裡,我夢到瞭因紮吉。夢中,他拿著我的信和那張他懷抱嬰兒的照片對我說,“謝謝你,孩子。你的信讓我想起瞭我26歲生日那年我的好朋友卡索給我寫的一首詩,【什麼時候,純如白紙的嬰兒停止瞭啼哭。什麼時候,風在發端的少年變成瞭雕塑】……”
當我醒來後,眼角觸及的是枕巾上的大片淚漬,而因紮吉的話依然在我耳畔回蕩……
時光之二
2006年7月10日,德國世界杯決賽之夜,法國和意大利角逐誰是“最深的藍”。對我個人而言,那是我的第一偶像齊達內和第二偶像因紮吉在綠茵最高舞臺的巔峰對決。
遺憾的是,因紮吉一直坐在球場邊線外的替補席上,從始至終沒有出場。遺憾的是,齊達內最終與大力神杯擦肩而過。當齊達內離場的時候,我第一時間萌生的念頭是,昔日和齊達內同為尤文圖斯攻擊三叉戟的因紮吉那一刻在想什麼呢?
那年,齊達內的悲情令我耿耿於懷,但同時因紮吉折桂世界杯也令我歡欣鼓舞。我記得,賽後,他說,“以前,我的國傢隊生涯隻有藍和白,傷感的藍和遺憾的白。但今天晚上,我再也沒有傷感和遺憾瞭……”
一年零三個月之後,也就是2007年9月,當時筆者在邢臺市第二中學讀高中,每天學習之餘,我經常去學校旁邊的超市裡看體育新聞。我就是在那傢超市裡看到瞭法國與意大利的2008年歐洲杯預選賽。
沒有想到的是,那場比賽竟然成瞭因紮吉的最後一場國傢隊比賽。我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視機裡的一幕幕,剎那間,忽覺山河渺然,我陡然發現……
那一夜的因紮吉已經褪盡韶華,無比滄桑。他曾經那攝人心魂的俊容玉面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微霜的兩鬢和皺紋明顯的額頭、臉頰……
也就是從那夜起,我感覺比起同時期球星,因紮吉衰老的要快許多。多年之後,我把那一夜的感悟寫成瞭一篇隨筆……
時光之三
剛剛涉足綠茵世界的因紮吉羸弱瘦削,沒有速度,沒有力量,沒有精湛的盤帶技術,隻有一顆對足球赤誠熱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