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馬爾哭紅著雙眼和大耳朵杯擦肩而過,是他這個賽季定格的最後畫面。歐冠決戰光明頂的夜晚,巴西天才和巴黎聖日耳曼一同成為瞭失敗者,媒體再一次提及“離開巴薩換來雙輸局面”的話題,在拜仁慕尼黑將士喧囂無比的慶祝場景裡,內馬爾顯得有些落寞。他又一次流淚瞭,淚水中有懊惱,有遺憾,有不甘。
按照人們曾經設想的路線,加盟巴黎後的內馬爾無疑是失敗瞭,但梳理一遍這個跌宕起伏的賽季,或許故事並非如此。內馬爾的故事從來就不止有一種聲音,他的內心,也隻有自己最能讀懂。
不做王儲,欲做國王
讓我們將時間線拉回到2017年3月9日,那一夜的諾坎普吶喊未曾間斷,內馬爾最後時刻貢獻兩射一傳,幫助巴薩在首回合0比4慘敗的情況下,以6比1的比分實現不可思議的超級逆轉。終場哨響的一刻,以英雄姿態面向球迷看臺的不是內馬爾,而是領袖梅西。那一刻,梅西揮舞的拳頭有多麼振奮,內馬爾的內心就有多麼糾結。
巴薩球迷從來不曾忘記承載著榮耀的MSN組合,2014/15賽季,梅西、蘇亞雷斯和內馬爾組成的南美三叉戟合力打進122粒進球,幫助紅藍軍團一舉斬獲隊史第二個三冠王。從那時起,內馬爾就已經是球隊欽點的“梅西接班人”。
然而天才總是帶著桀驁的野性,何況內馬爾是20歲年紀就成為1970年的貝利之後第二位獲得“hors concours”(巴西金球獎,並非每年頒發,隻有鶴立雞群的球員才能獲得)的不世出奇才。他21歲就成為聯合會杯金球獎,22歲就以足球王國領袖的身份率隊出征本土世界杯,如此經歷註定瞭巴西人不願久居人下、等待狀態神勇且隻比自己大5歲的梅西退隱。
也許是帶著證明自己的決心,也許是中東土豪開出的價碼過於豐厚,2017年夏天,在皮克說出“他留下”的名言不久之後,內馬爾以史無前例的轉會身價加盟巴黎。伊佈在一年前離開瞭效力四年之久的巴黎,內馬爾可以完全成為王子公園球場的國王,隨著姆巴佩緊跟著加盟球隊,“四億妄為”成為巴黎的標簽,內馬爾正欲以舵手姿態和法甲航母一同起航。
輿論漩渦中的天才
2014年世界杯時,作為新生代球員翹楚的內馬爾還扮演著悲情英雄的角色,他被視作那支星光暗淡巴西隊的真正救世主。他小組賽就兩度梅開二度,1/8決賽決戰12碼罰進制勝點球,祖國人民相信“有內馬爾就有希望”,結果1/4決賽面對哥倫比亞的比賽,內馬爾就被蘇尼加狠狠撞倒,重傷的他隻能在病榻上無奈註視著桑巴軍團在傢門口遭遇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