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陳戌源的這一年
新華社記者馬邦傑 公兵
肩負中國足球改革使命,已過耳順之年的陳戌源入主中國足協,遭遇中國足球前所未有的困局:國足再敗,裡皮掛印;俱樂部大批倒掉,職業足球凜冬降臨;新冠疫情猝然而至,中國足球被迫停擺……從去年8月22日當選中國足協主席至今這一年,陳戌源與挑戰同行。
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重壓之下,陳戌源展現出一位中國足球掌舵人應該具備的從長計議的胸襟格局、務實肯幹的作風和勇於擔當的精神,在問題的萬千圍困之下,為中國足球經營出瞭新氣象。
務實
前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帶給中國足球的,是踏踏實實的作風。
陳戌源當選中國足協主席時誓言:踏踏實實地夯實中國足球發展的根基,老老實實地按足球發展規律辦事,認認真真地做好足球發展的每一件工作。
陳戌源做事“實”字當頭。他主導中國足協辭掉瞭國字號球隊的高薪高齡外教,轉而重點培養李鐵、郝偉等本土年輕教練,為他們配備外教團隊,著眼於國傢隊與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真正瞭解我們中國球員的還是我們中國教練。”他說。
實事求是,讓陳戌源敢於否定自己,修改一些缺乏實效的足協決策。比如,他推翻瞭原本本賽季取消中超升降級的計劃。他說:“一些俱樂部的老板要求取消升降級。我們開始也覺得合理。但取消升降級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傷害很大,對我們中國足協傷害也很大。所以還是改過來,按照足球規律辦事。”
又如,對於職業俱樂部的一些準入標準,陳戌源經過實地考察,發現效果不盡如人意,有些地方存在對付的現象。他說中國足協在醞釀出臺更切合實際的政策。
陳戌源大力提倡發展老百姓身邊的足球——草根足球。他在從根本上考慮中國足球的發展大計。
他說:“中國足球有兩大部分,一部分職業的,還有更重要的部分,是我們往往忽視瞭的老百姓足球……建一個專業球場要花幾千萬,甚至更多,你不如建很多身邊的簡易球場,花錢少,讓老百姓每天下班以後、孩子放學以後就可以玩球……這個政府要管,政府應該投入資源,應該支持保障。”
“足球說到底並不僅僅是競技,更重要的是一種民族精神,對吧?對於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那就是通過業餘足球來實現的。”
中國足協主席如此擲地有聲地闡述“老百姓足球”理念,少見。
勇氣
陳戌源上任中國足協主席之前,也曾有過深深的憂慮,擔心自己難以勝任。接手這個飽受關註的職位,需要勇氣。
當選之後,他說:“我沒想到我會到足協來工作,一度內心非常糾結,我在企業幹瞭很多年,應該說是得心應手。足球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我曾經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我也擔心自己在一些重大決策上不能按照足球規律辦事,對中國足球沒有幫助。坦率地講,到現在我心裡還有恐懼,怕自己做不好,耽誤中國足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