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yzhibo.cc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现在有3万所足球特色学校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今年4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瞭《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發展,我國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方式正變得多元化,而教育系統將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與此同時,學校體育教學也將發生很大變化,體育競賽將成為帶動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手段。

從1987年原國傢教委印發《關於部分普通高等學校試行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工作的通知》至今,普通高校用體教結合的方式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工作已經進行瞭30多年。王登峰告訴記者,這項工作開始時主要是為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培養人才,而如今情況發生瞭巨大變化。

“以前我國高水平運動員主要通過體育系統培養。由於文化教育的缺失,很多運動員在退役後存在安置問題。20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體教結合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模式,但在起步階段主要是為瞭(選拔隊員)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之前在教育系統根本就不搞比賽,沒有高水平運動員。體育是什麼?就是跑跑跳跳,身體別太差瞭,運動技能學校根本就不教,也沒有正規比賽。”王登峰說。

經過30多年的不斷探索,我國高校培養的運動員除瞭在世界大運會上屢創佳績,也湧現出瞭王宇、胡凱、劉天佑、曹逸飛等名將,近年來還有部分大學生球員通過選秀進入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用王登峰的話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高水平運動隊扮演的角色也在改變。不僅僅是體育系統這一套,事實證明教育系統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路也能走通。隨著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改變,我國培養優秀競技人才的通道也變寬瞭。”

在教學內容發生變化之後,體育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將隨之改變,大刀闊斧的學校體育教學和教材的改革正在醞釀之中。“過去的中國學校體育不註重教會運動技能,健康知識也教不全,基本運動技能好多都廢瞭。”王登峰表示,將來的教改,會把這些遺失的技能重新拾起來。

通過體育課要學會什麼呢?這包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再一個就是勤練,我們要求每天鍛煉一小時,把過去隻針對少數學生的課餘訓練體系恢復起來,面向所有學生。”

“然後常賽,讓競賽常態化。過去我們說要辦高水平運動隊,因為平時沒有比賽,每年學校的一個運動會也隻不過那麼有限的幾個人參加,其餘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的興趣。”

王登峰打比方說,如同學數學要背乘法口訣,上學就得打體育比賽。“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號召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而體育的綜合育人功能隻有通過競賽才能發揮出來。如果沒有競賽,就沒有可能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沒有體育比賽,那意味著教育是不完整的。”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YY直播吧所有,如转载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 转载请注明: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现在有3万所足球特色学校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