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奥巴梅扬的点球,阿森纳时隔14年再度从老特拉福德带走了3分。这场对决,占据先机的是阿尔特塔,用足够好的硬度去破坏曼联的组织进攻。索尔斯克亚本场比赛给了博格巴足够大的战术倾斜,但是效果恐怕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博格巴送点奥巴梅扬破门 阿森纳客场1-0曼联
【出场阵容】
曼联:1-德赫亚、29-万比萨卡、2-林德洛夫、5-马奎尔、23-卢克-肖、39-麦克托米奈、17-弗雷德(62’31-马蒂奇)、6-博格巴、18-B费(75’34-范德贝克)、11-格林伍德(75’7-卡瓦尼)、10-拉什福德
替补未登场:26-亨德森、38-图安泽贝、33-布兰登-威廉姆斯、8-马塔
阿森纳:1-莱诺、2-贝莱林、16-霍尔丁、6-加布里埃尔、3-蒂尔尼、18-托马斯、25-埃尔内尼、7-萨卡、12-威廉(86’15-奈尔斯)、9-拉卡泽特(76’30-恩凯蒂亚)、14-奥巴梅扬(87’20-穆斯塔菲)
替补未登场:13-鲁纳尔松、8-塞巴略斯、34-扎卡、19-佩佩
【有了托马斯与拉卡泽特,阿尔特塔想要的硬度来了】
虽然周中的欧战阿森纳比曼联晚一天进行,但是他们在欧联杯上进行了全面的轮换,球队在体能上反而占据了优势。更为关键的是,阿尔特塔在本场比赛祭出了硬度限制。拥有拉卡泽特与新援托马斯,让阿尔特塔有了足够的底气。
图1:拉卡泽特与托马斯的反抢数据
阿森纳全场比赛完成了57次反抢,77分钟下场的拉卡泽特(9次)与托马斯(11次)一下子就占到了1/3还多。这种数据带来的效果,结合比赛来看体现的更加明显。
居中的俩人,在中场的缠斗中作用巨大,即便是曼联通过配合分球找到了空位,在向前传递中也面临较大的问题:阿森纳的防线布置。
中场封锁B费传递线路的同时,阿森纳的防线对曼联锋线的“绞杀”十分成功。霍尔丁具备硬度,加布里埃尔具备体格,丝毫不给拉什福德这个最大的爆点转身机会。这一点,从拉什福德前15分钟就倒地5次可以完全体现出来。再加上英超强强对话中裁判为了保证场面放宽的尺度,曼联的组织进攻已经被限制的十分到位。
图2:阿森纳绞杀曼联向前传递的思路展示
从上图可以看到,曼联后场将球分到边路之后,肖因为博格巴的前插以及拉什福德的回撤有向前传递的可能。但是,托马斯对博格巴的前提跟防到位,而且一直在寻求身体接触,限制柔韧性一般的博格巴舒服接球。更为关键的是,霍尔丁一直在贴身跟住回撤的拉什福德,这个“紧密度”十分“恐怖”。因为,应力性骨折伤愈后的拉什福德,还没有回到以前那种背身完成走外线强冲的踢球模式,这种背后的贴防效果会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