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塞维利亚在欧联杯决赛中逆转国米,第6次捧起了“塞维利亚杯”。跟以往几次不同的是,在球队的大合照中出现了一张东亚人的面孔。
不同于久保健英、冈崎慎司和柴崎岳,他没有职业球员的履历,更没有七八位数的年薪,有的只是1.5倍的996——早上7点半上班,然后就到深夜。
他叫若林大智,塞维利亚的打工人,洛佩特吉最爱的男人之一,一线队的数据分析师。
01
2008年,在迷恋西班牙足球很多年后,26岁的若林大智觉得生活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需要去看看远方的田野。
“我的内心总有一种危机感,如果以后不成为一个职业教练,那么我会死掉的。”
于是,这个没有一丢丢职业履历,还在教着小学生踢球的草根教练,背起行囊,走出东京,从太平洋的西岸飞到了大西洋的东岸,来到这个以斗牛、烤肉和纳达尔闻名的国度求学。
马德里还是巴塞罗那?
哦,不,他选择了西班牙的第四大城市——塞维利亚。
原因很简单,因为前两年球队又包揽了“塞维利亚杯”。
“我在日本看了他们的比赛,主场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球迷们疯狂地为球队加油,这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支球队有着与众不同的东西,促使我想要去了解,所以我选择了塞维利亚,那时的日本球迷都在追逐里杰卡尔德和瓜迪奥拉。”
抵达西班牙后,若林买了一张塞维利亚足球俱乐部的会员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去桑切斯·皮斯胡安球场看球了。
可到了那边之后,他发现除了买卡之外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自己早前备用的几句西语比如“哈拉,马德里”,在塞维利亚根本不够用,因为人家说话都有口音。好比李霄鹏讲普通话,仿佛加了密似的。
没办法,若林大智只能硬着头皮学,“我终于知道了,原来要拿到教练证有多难了,这注定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为此,若林找到了一家当地的小球队,一边偷师人家的足球理念,一边模仿人家的语音语调。
期间,若林最难的还是自己的钱包。本就不富裕的他,4年的游历让自己的腰包雪上加霜,吃土的日子一天天逼近。
为了让自己的囊中不太羞涩,训练之余他干起了翻译和厨师,一方面收割外国的韭菜,另一方面做好文化传播使者的形象,将霓虹的寿司文化传播到塞维利亚的边边角角。
“为了不放弃足球梦,我必须谋生,在日本时,我不知道如何做寿司,但我却在西班牙学会了。”
很快,4年的时间里,他的口语水平就达到能跟当地姑娘谈恋爱的程度,也将三级教练证(相当于日本的S级)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