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珠海四国赛的最后一战中,中国国奥3比0战胜马里,无论从比分还是比赛进程来讲,国奥都算是完胜。令人眼前一亮的细节是,国奥在由守转攻层面提速极快,其中2个进球都是快速推进后打进。明年1月初奥运会预选赛即将开始,对于将与韩国、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交锋的国奥来说,快攻很可能成为他们的杀手锏。
从全场技术统计来看,国奥射门15次,比对手多出2次,尽管控球率46%少于对手,但进攻次数达到106次,比对手多出8次,尤其是在危险进攻上,有61次,比对手(27次)的两倍还多。这说明国奥在进攻效率上很出色,可惜的是把握机会能力稍差,否则比分绝不会只是3比0。
国奥打进的3个进球中,除了第三球是对方后卫乌龙,门将站位不佳导致。其余的两个进球,非常有典型性,都是由守转攻后快速推进完成的,这相比前两场战胜塔吉克斯坦以及输给叙利亚的比赛,有明显进步。90分钟内,国奥中后场球员拿球后的第一意识就是向前推进,而不是先要观察形势,浪费时机。
国奥打进的第一个进球中,先是后场截获皮球后一脚出球,随后迪力穆拉提左侧狂飙突进后传中,中路的张玉宁冲顶破门。国奥打进的第二球,比第一球的速率还要更快,同样是后场断球后,段刘愚直塞,左侧的陈彬彬突进后,面对出击的门将直接射门得手。
这两个进球的相似点是,国奥从获得球权到最后破门,传球次数都没有超过3次,而从近期的热身赛来看,国奥在防守后快速反击环节已经有明显进步,不再是一看二停三传球,而是将球先打到前场,在寻求进攻方案。
在明年1月初,国奥即将参加奥运会预选赛,由于抽中了有韩国、伊朗及乌兹别克斯坦的死亡之组,比赛未踢,国奥已经被外界看衰。从实力看,国奥无论整体还是个人,的确处于下风,想博得出线权,如果与对手大开大合的打起对攻战,获得胜券的机会极小。
鉴于这样的现实下,防守质量以及攻防转换速度,就成为国奥能否突围的关键。尤其是在被动的局面下,如何能将有限的反击转化为真正的威胁,是主帅郝伟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个人速度能力上,即使与伊朗和韩国球员相比,国奥阵中的陈彬彬、迪力木拉提等人也未必处于下风。与马里之战,两次快速的进攻推进,显然是经过赛前战术安排和训练的。未来的奥运会预选赛上,这很可能成为国奥突围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