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發佈後風靡全世界,也證明瞭喬丹和拳王阿裡一樣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全球文化參照物。紀錄片將喬丹介紹給瞭新一代的籃球迷,那些認為金州勇士才是最強球隊的人。ESPN記者馬爾科蒂就撰文將喬丹和足球界的頂級巨星相比較,最後他認喬丹式的領導方式並不適合足球界。
紀錄片再次讓我們瞭解瞭喬丹的競爭力、自我激勵技巧(比如放大他的錯誤然後再進行糾正)和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勝利的心態等等。它還讓我們深入瞭解瞭一個成功俱樂部的裡裡外外,還有喬丹同隊友、教練和球隊官員之間的關系。
看完之後我們不禁要提一個簡單的問題,喬丹是否也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在足球圈可能的成功路線?
如果是是指工作道德、饑餓感和決心,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個運動員,不管是職業與否,他都會告訴你這些特質能讓人心動,幾乎和你的智力以及運動能力一樣重要。事實上,大傢普遍認同喬丹在這些方面的成就,並對他欽佩不已。
但說到球隊的化學反應那就另當別論瞭。至少在今天,至少在足球界是這樣的,無論是梅西還是C羅都無法成為像喬丹那樣的人,事實上他們也並沒有往那個方向發展。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足球和籃球是兩項完全不同的運動,在足球場上一個人對另外10名隊友的影響肯定不能和隻有5個人的籃球相比較。在籃球比賽中,球員必須要參與攻防兩端的比賽,但是足球比賽,通常來說你可以成為世界最佳球員,但卻鮮少有人既是神鋒又是鐵衛,進攻和防守相對分離(如果你有機會在看臺上看梅西的比賽會發現阿根廷人有時候就像是在球場上散步,到瞭關鍵時刻才發動致命襲擊)。
在高得分的運動中,運氣和隨機性的影響要比足球小,足球比賽可能唯一的進球是因為防守後衛的一次不經意失誤又或者前鋒來瞭一腳再試100次都不行的神仙球。所以就頂級球星在比賽中的地位而言C羅和梅西可以和史上最偉大的馬拉多納、貝利放到一起討論,就像喬丹和詹姆斯、拉裡-伯德、張伯倫他們一樣,但實上足球明星在比賽中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
但是喬丹不僅對隊友,而且對整個組織的影響呢?你會發現足籃球這兩項運動之間的鮮明差異再次讓喬丹在地位上變得毫無懸念。
從他出道的1985-85賽季到1997-98賽季,公牛隊每個賽季都打進瞭季後賽(包括他去打棒球的時候),在此之前公牛7個賽季隻有1次殺入季後賽,而且那時候晉級季後賽要更加容易。喬丹離開後公牛足足等瞭6年才重新進入季後賽。喬丹時代球隊成為瞭世界上最受關註和推崇的體育品牌之一,在這之前和之後公牛都隻是在相對默默無聞的情況下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