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被稱為“足球荒漠”的國度,從默默無聞逐步成長為關鍵球殺手,進一步蛻變成美利堅的足球名片。雖然球員本身沒有什麼豪門的履歷,但也曾幫助球隊殺進歐聯杯決賽這樣的重要賽事,更是國傢隊連續三屆世界杯進球的唯一一人。這是一個普通人的奮鬥史,也是現實版“美國隊長”——克林特-鄧普西的蛻變史。
球員檔案
全名:Clint Dempsey(克林特-鄧普西)
位置:中場,前鋒
生日:1983年3月9日(37歲)
國籍:美國(141場57球)
國傢隊首秀:2004年11月17日對牙買加
出生地:美國德克薩斯州納克多切斯
主要效力球隊:新英格蘭革命,富勒姆,熱刺,西雅圖海灣人
現況:2018年8月30日退役
主要榮譽:中北美及加勒比金杯賽冠軍(2005,2007),2009年聯合會杯亞軍及銅球獎,美國足球先生(2007,2011,2012),英超年度最佳陣容(11-12賽季),09-10賽季歐聯杯亞軍
技術特點:跑位靈動且積極,作為前場多面手,具備足夠優秀的技術能力,從FM2010的數據圖看,關鍵傳控屬性都能達到14的基準值,對於中遊球隊而言已經是良配。加上工作投入,集中,決心等精神屬性沒有明顯短板,至少不會成為那種獨狼式的球員,這對於戰術佈置和球隊配合都非常有用。
走出“荒漠”
眾所周知,美國本土有棒球,橄欖球,籃球和冰球四大體育運動,影響廣泛,也是年輕人迅速晉升的途經。相對而言,貴為第一球類運動的足球卻隻是一個小眾的項目。哪怕經歷瞭70年代,貝肯鮑爾,貝利和克魯伊夫三位即使身處職業生涯末期,卻仍是當時全球范圍內名聲最盛的足球巨星來到美利堅拓荒;94年男足世界杯和99年女足世界杯的相繼舉辦,美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在“四大球”的高壓下仍然是舉步維艱,因此美國也有“足球荒漠”的名頭。而美國的足球運動員也長時間無法得到歐洲主流聯賽豪門的認可,僅僅在語言同宗的英超能夠有寥寥幾人立足,其中在千禧年前名頭最響的可能就是近三年利物浦生涯僅有25次首發的門將弗裡德爾。
哪怕在高人林立的後衛群也能覓到頭球破門的機會
這樣的情況在千禧年前後得到改觀,1999年,年僅17歲頂著天才名頭的多諾萬加盟瞭德甲勒沃庫森;2000年末,弗裡德爾離開紅軍加盟佈萊克本並坐穩瞭主力位置,逐漸成為英超名將;2003年霍華德成為曼聯主力門將。此時,本文主人公還在美國福爾曼大學校隊踢球,一年後的美國大聯盟選秀,年輕時以馬拉多納為偶像,差點因為傢貧而放棄足球的鄧普西以第八順位被新英格蘭革命隊挑走,正式走上職業足球的道路。